新的学期,新的篇章!相信前段时间开展的新生参观活动已经让各位小伙伴们对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西小博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博物馆纳新开始啦。欢迎各位小伙伴踊跃报名,也期待新朋友的加入!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云亭校区内,创建于2000年,2002年10月建成向校内外及社会大众开放,是一座文化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馆舍面积7656平方米,现设有历史文物、彩陶文化、书画艺术、敦煌壁画艺术、麦积山雕塑艺术、甘肃民俗、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与地矿标本、校史等9个基本陈列。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万余件,包括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与地矿标本等。这些藏品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等各个领域,以西北地区的文物为主,反映了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馆藏数量大、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承载着学校百年来的悠久历史、办学成就和经典文化。其中,历史文物陈列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各个时期的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等,这些文物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彩陶文化陈列则展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陶器式样,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艺术追求。书画艺术陈列则展示了古代和现代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里不仅是学校历史学、考古学、生命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艺术学等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还是弘扬和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是展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国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以来,积极向社会免费开放,广泛开展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教学,被命名为教育部、科技部首批“大思政课”教学基地、第一批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示范性博物馆、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兰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基地、安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为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单位、中国博物馆学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是一座集展示、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了解历史文化、拓宽知识视野的重要场所。
一、讲座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邀请著名学者为同学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探寻古代文明的奥秘。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博物馆走进西北师大附属小学举办“瓢虫与生物防治”科普讲座,积极参加安宁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围绕馆藏藏品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二、科普系列博物馆秉承文化传承使命,开展“机器人科普活动”“蝴蝶的生态学价值”“对话非洲彩陶系列之我的彩绘我做主”“抗震性能大比拼”“对话非洲彩陶系列之跟着剪纸去旅行”“秋之印象——植物标本制作”“中国传统文化”等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地教育功能。
三、主题展览我馆充分发挥场馆优势,相继举办“根盛花荣——莫建成、莫晓松工笔花鸟画作品展”“西北师范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书画作品展览”“看山——马刚艺术作品展”“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实践作品展”“美术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创作(设计)展”“张玉泉数字艺术绘画捐赠作品展”“水墨视界——陈士众写生小品展”“美术学院2023年研究生学术月”等临时展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志愿服务队简介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志愿服务队汇集了一群热爱文物、敬畏历史的志愿者。他们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帮助每一位参观者切实解决问题。除了日常的值班安排及讲解活动,各位小伙伴也可以选择加入服务队部室,在轻松愉悦的工作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近距离地走进文物背后的故事。志愿服务队下设办公室、讲解部、考核部、宣传部四个部室及精品讲解团。办公室:负责内部文件整理与修订、志愿者人事信息更新、相关财产管理、内部活动安排策划。讲解部:负责讲解安排与记录、讲解稿修订、讲解培训考试。考核部:负责日常值班安排与考勤、监督日常志愿者纪律、进行志愿者相关等级评定。宣传部:负责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宣传事宜,策划相关宣传活动。精品讲解团:组织成员进行更细化的讲解培训,主要针对面向专家学者及重要参观的讲解活动。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殿堂,如今正敞开怀抱,期待着更多热爱历史、文化、艺术的你加入我们!此次纳新面向全校同学!
纳新方式:扫描下方QQ二维码加入群聊,后续会在群内发放电子报名表及面试具体通知。本次纳新截止9月13日结束。QQ群号:92821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