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科学文化,拥抱自然生活。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他们爱护自然、守护环境,9月17日,博物馆开展了主题为“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的科普教育活动。活动主要围绕制作蝴蝶标本展开,在知识讲座的基础上结合手工制作,让科普更科学、更有趣。
讲座上,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师马正学教授围绕蝴蝶进行了昆虫知识的讲解,如蝴蝶的种类、分布、由卵到幼虫到蛹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等,在座的小学生们听得异常认真,同时通过互动问答、标本观察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蝴蝶的斑斓色彩,认识到它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突出作用。
讲座结束后就是大家最喜欢的标本制作环节,老师先给小朋友们发放了本次制作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先前采集软化好的蝴蝶标本。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的取出蝴蝶,将蝴蝶放置于自制的昆虫展翅板上,用昆虫针将蝴蝶身体垂直固定于展翅板的沟槽中,再用镊子将两翅展开并整理好,最后用宣纸压住两翅配合大头针固定蝴蝶位置。经过仔细调整制作,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蝴蝶标本的展翅。在此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帮助,马老师悉心解答大家的疑惑并耐心指导操作。
这次标本制作活动激起了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与支持,在提高大家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彰显了生物学的魅力,燃起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的热爱。